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昂首奋进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湘西的新征程-凯发优惠
| |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昂首奋进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湘西的新征程-凯发优惠

来源:湘西州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24-01-03 字体大小:

去年以来,湘西州认真按照党史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效,切实服务好全州经济发展,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州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聚焦民生福祉  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优化营商环境。出台《花垣县招商引资十条》,全力提质优化营商环境,全面依托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空港小镇,锚定新能源、新材料、新文旅、新农业四大领域开展全员招商、全产业招商和全天候招商。截至目前,举办了深圳大湾区和长沙专场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项目25个,引进资金百亿元。先后与中青旅、快手、三峡能源等10多个客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花垣盈田新能源基地、5万亩辣椒种植加工产业、边城文旅小镇旅游第二期开发等一批项目落地开工。

二、巩固脱贫成果。聚焦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理顺乡村振兴工作的机制体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以精准务实的举措,真抓实干的劲头、全力抓实抓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目前,全县共形成茶叶、烟叶等特色种植规模36.69万亩,其中茶叶10万亩,烟叶3万亩,蚕桑2.8万亩,桑园规模全省第一。全县选派380名驻村工作队员入村开展工作。启动建设机耕道87条110公里,受益农户4600多户1.8万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9万人左右,就地就近就业2万人以上,技能培训4338人,创业培训474人,易地搬迁户有劳动力家庭均实现全面就业。

三、聚焦急难愁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紧扣民生需求,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解决“五位”问题6017个,帮扶“五类”人员37214名,改善环境污染问题102个,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152条,惠及群众6万余名。筑牢安全防线,多部门联动开展校车安全检查208次、饮食安全检查172次、防溺水、防性侵、防校园欺凌宣传522次,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七一”前后,为1071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走访慰问生活困难老党员、老干部389人次。

花垣县民乐镇响水村桑蚕产业促增收。 龙爱清 / 摄

四、提升服务质量。县司法局开通军人军属、农民工办案绿色通道,提供公证减免服务13起,依法办理减免司法鉴定费用129起。县人社局为21名弱势群众上门办理工伤鉴定,为腿脚不便、中风等70岁以上老人上门办理遗嘱服务222件,发放遗嘱金1.86万余元。县税务局推行智慧办税,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今年已为纳税人缴费人网上办税6.6万余件次、现场办税3.69万余件次,网上便民办税量占总量的64%。县法院采取现场“听”与亲情热线“答”相结合的形式,先后委派10个诉前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纠纷370件,调解成功257件,并以“智慧法院”建设为抓手,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网上立案245件、跨域立案3件,线上电子送达1518件,送达成功1490人次,提供电话咨询服务108次,实现诉讼服务“不掉线”。

推行“四个一”模式 便民服务见成效

政务服务大厅

数据共享“一网办”、应进必进“一门办”、集成服务“一窗办”、提升效率“一次办”。龙山县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办理“四个一”模式,为打造武陵山片区政务服务高地、营商环境洼地、投资兴业宝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成为武陵边区一张靓丽的名片。

“一网办”——搭乘信息共享快车,让群众享受便捷办理。积极推行数据共享“一网办”模式,实现了“互联网 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省、州、县、乡、村五级全部联通,建立了“龙山县政务服务旗舰店”,将实体大厅可办事项延伸至旗舰店办理,在全州率先将湖南省“一件事一次办”小程序嵌入龙山政府服务微信公众号,完善了事项梳理录入,配置了综合受理事项权限,网上可办率达99.9%,将政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一个乡镇街道,每一个村(社区),每一个家庭,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群众办事“跑一次”或“零跑腿”。同时,落实并完善“好差评”制度,对层级、事项、服务和对象的线上线下全覆盖,全面提升应用率和评价率。截至目前,“好差评”评价数达21.7万多件。

“一门办”——前移服务应进必进,让群众享受高效办理。投资3.04亿的市民之家,入驻单位68家、入驻事项2033项、入驻人员400余人,设置公安、交警、人社、自然资源等17个分类服务专区,设置总服务台、24小时自助服务区、政务公开区、自助打印复印区、雨伞架区、中介超市、母婴室、书吧、银行网点等便民服务设施,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制度,杜绝群众“两头跑”现象,确保“申请办理进中心、中心之外无受理”,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同时,将政务服务“大门”开设到群众家门口,投资3.6亿元新(改)建了全县397个村部,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对乡镇窗口受理人员和所有村干部开展业务培训,确保能办成事;推行村级办件每件5元的奖补政策,将办件情况与村干部收入挂钩,调动积极性,目前乡、村两级共办件29554件。

“一窗办”——提升效能集成服务,让群众享受集成办理。在政务服务中心开设6个“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对全县23个单位、596个事项实行综合受理,通过“互联网 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完成推送,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办事效率大幅提升,累计办结2818件,受到办事群众好评。各服务专区也推行综窗受理模式,工程项目审批、企业开办等办理业务,采用统一收件、内部流转、后台审批、一窗出证的方式,通过事项集成联办,对联办的材料、表格进行精简优化,办理事项最多可少跑6个部门,实现了“一窗办结”,极大地提高了办理效率。同时,与相邻的湖北省来凤县相互拉通“互联网 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互设“跨省通办窗口”,互派工作人员,实行证照双向免费快递,实现了龙山县596个事项可在来凤县受理办件,来凤县1300个事项可在龙山县异地办理。

“一次办”——简化流程提升效率,让群众享受快捷办理。认真落实全省三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规范办事指南,对联办的材料、表格进行精简优化,做到“一件事一指南”,规范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并将“一件事一次办”办事指南在窗口、政务公开专区和政务服务旗舰店公示,让“一次办”成为现实。截至目前,全县“一件事一次办”小程序推广,已完成注册15.1万余人,实现办件26.6万多件。同时,聚焦群众实际困难,推行“双向免费邮政快递”服务,有效缓解了群众因办证多次往返和排队等候问题,实现了跨省、乡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最多跑一次”。特别是县残联将受理窗口设置在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实行体检和受理同步进行,实现了残疾证办理到县、乡、村三级政务大厅“零次跑”。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