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州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凯发优惠

2012年度州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凯发优惠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4-01 字体大小:

2012年度州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21231日)

 

2012全局政务公开工作,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交通运输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办发[2011) 22号文件、《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等精神,全面落实《湘西自治州政务公开工作规划(2011-2015)》和《湘西自治州政务服务中心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建设法治交通、服务交通、责任交通、效能交通和廉洁交通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主线,努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服务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着力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加快交通运输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高度重视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州交通运输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行政务公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创新,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州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两次专题研究政务公开工作,局长龙文辉和分管领导就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着力加强机构建设。结合机构改革,及时调整明确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构,龙文辉任组长,张立新、胡国银、李昌奎任副组长,办公室、监察室、法规科,州公路局、州运管处、州地道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许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局及直属单位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分管领导协调具体抓,有关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抓。把政务公开工作与交通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

二是着力推进窗口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服务效率。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为契机,提升人员素质,宣传交通成果,接受社会监督,保证交通运输各项政策得到落实,树立交通良好形象。州直政务中心交通窗口工作进一步完善、加强,荣获该中心优秀窗口表彰。

三是着力抓好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了门户网站建设,优化网站栏目,更新网站内容,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发布,行政审批结果公开,政策咨询,便民惠民服务工作,较好地推进交通运输系统的政务公开工作。交通门户网站达到良好,网络关注度高。

二、任务明确

(一)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及时更新完善交通运输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配备必要的设备,落实专人负责。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定期通报制度,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湘西交通网站政务公开等,开拓政府信息权威发布渠道,促进全面、及时、准确公开。

     (二)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建设。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完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机制,推行政府信息申请更正制度,拓宽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渠道。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完善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和监督保障机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举报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

    (三)抓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编制工作。在建立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目录下载功能,按照“分级编制、各负其责”的原则, 6月底前完成州直交通有关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确保电子文本、纸质文本的一致性。

(四)抓好公共企事业单位服务指南编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以及摸底调查、试点示范、全面推进的步骤,开展公共企事业单位服务指南编制工作。以此为契机,建立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五)抓好政府服务项目目录和办事指南编制。利用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政务服务事项梳理成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推进政府服务项目目录和办事指南编制。

(六)抓好群众关注的政府信息公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加强部门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理重大事故事件的公开工作。积极公开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启动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的公开工作。

三、措施有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理顺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管理体制。各级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二)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宣传机制,抓好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调研征文活动,深入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周活动。总结创新工作方法,及时推广宣传政务公开工作典型经验,促进工作落实。

    (三)抓好业务指导。把政务公开与部门自身建设结合起来,推动管理创新。根据系统和行业特点,创新公开形式,完善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程序,增强公开时效。进一步抓好示范点建设,加强学习、培训与经验交流。

    (四)加强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政务公开评议调查和政府信息公开评议问卷活动,相关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参考。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监督员制度、督促检查制度、年度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电子监察系统的作用,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过程监察。强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激励和问责机制,避免政务公开流于形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分享到:
网站地图